- 查看全文 點擊次數:608 下載次數:1076
主管單位:重慶大學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
主 編:黃宗明
地 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正街174號 重慶大學期刊社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編輯部
郵政編碼:400030
電 話:023-65111322
電子郵件:xuebao@cqu.edu.cn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4764
國內統一刊號:CN 50-1198/TU
郵發代號:78-48
單 價:¥10
定 價:¥60
關鍵詞:土力學;天坑;滲透破壞;地下水擾動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02110、41230635);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SKLGP2009Z002)
作者單位
陳國慶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59
李天斌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59
賀宇航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59
周治剛江蘇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3
韋璐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59
摘要
為分析近年來中國西南地區頻繁發生的“天坑”形成原因,從滲流破壞理論出發,通過自主設計循環變水壓滲透試驗裝置模擬地下水擾動過程,研究了地下水擾動作用下地基土體的變形破壞機制。首先通過現場和室內試驗獲得土樣的基本物理化學性質,排除由碳酸鹽溶洞導致地表塌陷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為模擬地下水循環擾動對土體的滲透破壞作用,采用飽和土滲流理論,設計了1種變壓型常水頭滲透試驗裝置,通過自動循環地改變水頭大小模擬地下水擾動對土體的破壞機制,分析實驗前后土樣級配組成、水頭變化和土樣變形破壞特性,試驗表明土樣在地下水擾動作用下細顆粒明顯減少,土體級配結構發生改變,土體承載力降低并最終導致土體塌陷。變壓型常水頭滲透破壞試驗研究表明,該方法較好地闡明了該地區“天坑”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