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全文 點擊次數:560 下載次數:743
主管單位:重慶大學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
主 編:黃宗明
地 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正街174號 重慶大學期刊社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編輯部
郵政編碼:400030
電 話:023-65111322
電子郵件:xuebao@cqu.edu.cn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4764
國內統一刊號:CN 50-1198/TU
郵發代號:78-48
單 價:¥10
定 價:¥60
關鍵詞:模型試驗; 平面孔隙率; 平均等效孔徑; 濕陷性系數
基金項目:中國民航大學校內基金(09CAUC?E01);中國民航大學機場工程基地開放基金(KFJJ2012JCGC02)
作者單位
蔡靖中國民航大學 機場工程研究基地,天津 300300
羅明達中國民航大學 機場工程研究基地,天津 300300
董炳寅中化巖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基基礎研究所,北京 102600
摘要
利用取自山西的濕陷性黃土,模擬動力夯實現場試驗,設計不同夯擊次數的模型試驗,得到隨著夯擊次數的增加,土樣的密度、強度參數逐漸提高,濕陷性系數逐漸降低的變化規律,但當夯擊次數大于8次時,土樣豎向變形、密度、內摩擦角和粘聚力均趨于穩定,且濕陷性系數小于0.015。另外,對不同夯擊次數下的土樣進行SEM(掃描電鏡)微觀試驗,編制SEM圖像分析程序,經定性分析得到:隨著夯擊次數的增加,中小孔隙含量越來越大;夯擊前土樣等效孔徑16 μm以下的孔隙占92.6%,大于16 μm的大孔隙占7.4%,小于4 μm的小孔隙占66.9%。10次夯擊后,土體中幾乎不存在等效孔徑大于16 μm的大孔隙,而等效孔徑小于4 μm的小孔隙占81.8%。經定量分析建立了夯擊次數與平面孔隙率、平均等效孔徑之間的量化關系。從而建立了濕陷性系數與平面孔隙率和平均等效孔徑的量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