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全文 點擊次數:574 下載次數:1139
主管單位:重慶大學
主辦單位:重慶大學
主 編:黃宗明
地 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正街174號 重慶大學期刊社 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編輯部
郵政編碼:400030
電 話:023-65111322
電子郵件:xuebao@cqu.edu.cn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4764
國內統一刊號:CN 50-1198/TU
郵發代號:78-48
單 價:¥10
定 價:¥60
關鍵詞:基礎隔震結構;隔震支座參數;場地類型;雙向地震響應
基金項目: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2014SZ0110);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2010-ZD-4)
作者單位
潘毅西南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都 610031
季晨龍西南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成都 610031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院,合肥 230001
韓徐揚西南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成都 610031
盧立恒西南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成都 610031
摘要
為研究不同場地類型隔震支座主要參數(等效水平剛度Kf、屈服前剛度K1和屈服力Qd)對基礎隔震結構雙向地震響應的影響,設計Kf 、K1或Qd不同的18棟基礎隔震結構,基于SAP 2000軟件,對各隔震結構分別在不同場地類型的4組地震動作用下的雙向地震響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隔震支座參數對不同場地類型的基礎隔震結構在雙向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最大值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有顯著影響,但其對基礎隔震結構隔震層位移最大值的影響需根據場地類型具體考慮;在Ⅰ、Ⅱ、Ⅲ類場地上,隨著Kf、K1和Qd增大,基礎隔震結構的加速度最大值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但對隔震層位移最大值的變化影響較小;在Ⅳ類場地上,不同隔震支座參數對隔震層位移最大值的影響較大,且有明顯的規律性,即隨著Kf、K1、Qd 的增大,隔震層的位移峰值迅速減小,最大減幅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