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組織召開了由中國水利水電四局和中國水利水電九局分別申請的“超大跨度多層異型鋼結構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大型科技服務中心智能建造與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
評價委員會由重慶市勘察設計大師、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楊越教授級高工,重慶市勘察設計大師、中冶賽迪集團首席專家胡朝暉教授級高工,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京街教授級高工,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于海祥正高級工程師,重慶科技大學黃林青教授,重慶中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伯勛正高級工程師,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意教授級高工組成。其中,“超大跨度多層異型鋼結構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由胡朝暉大師擔任評價委主任,“大型科技服務中心智能建造與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由楊越大師擔任評價委主任。
“超大跨度多層異型鋼結構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研究形成專利10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發表5篇論文(其中EI檢索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著作1部;獲得省部級工法2項,成果應用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項目,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002.42萬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大型科技服務中心智能建造與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研究形成專利22項(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14項);軟件著作權4項;發表4篇論文(其中EI檢索2篇),專著1部;獲得省部級工法5項,成果應用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項目,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512萬元,技術經濟效益顯著,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評價委員會分別聽取了課題項目組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詢、討論,評價委一致認為,兩項研究成果總體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