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巖土工程分會
中誠建研技術交流中心
關于舉辦“現代深基坑和地基設計及邊坡穩定分析理論的創新與實踐”會議的通知
各勘察、設計、施工及相關單位:
隨著全國范圍內大量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實施,深基坑支護工程設
計理論在我國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以增量法為代表的深基坑支護計算
新方法,成為了目前工程設計廣泛應用的方法,形成了以彈性地基梁
為基礎的增量法和全量法的新的深基坑支護結構實用計算方法體系,
取代了西方傳統的工程計算方法,已成為行業普遍應用的新方法,這
是中國巖土工程科技人員對深基坑工程學科方向的重要貢獻。但目前
教科書尚缺乏系統的介紹,致使工程師對目前工程廣泛應用的理論方
法缺乏系統的了解,需要系統的學習提高。
本著“探索前沿,服務工程”的宗旨,本次學術講座旨在介
紹這種新的地基設計理論,可以實現地基強度和變形雙控方法確定地基的承載力,實現地基的變形控制設計,提升現代地基設計的水平,并總結了一些典型的地基案例,幫助工程師提高對地基基礎工程的認識,同時推動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新技術在我省的發展。請各單位積極安排相關人員報名參加。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時間和地點
2024年8月22日-8月24日 (22日為全天報到時間,23-24日上課) 重慶市
(具體會議地點及繳費將在會前一周發報到通知)
二、參加對象
各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結構設計、審查、施工單位,工程質量檢測(監測)站/中心,各科研院校(所)等相關單位的技術負責和在校師生等。
三、培訓內容
(一)深基坑事故案例分析與啟示
1.土釘支護穩定性事故和注意的問題
2.吊腳樁事故和吊腳樁方案改進
3.支護嵌固深度事故和合理確定嵌固深度的方法
4.軟土開挖的斜樁事故和應對措施、斜樁承載力評估
5.地下降水引起的事故和注意事項
6.施工擾動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和啟示
7.支護位移過大的案例分析
8.斜支撐引起的事故和應對措施
9.鋼支撐的事故和應對措施
10.冠梁剛度取值不合理引起的問題
11.冠梁斷裂的事故
12.土方開挖與支護的配合不當的事故
13.錨索預加力的合理性問題
(二)基坑支護的選型問題
1.不同支護的特點和適用條件
2.支撐錨索特點和適用條件
3.空間效應利用的案例
4.不同支護方案的對比案例
5.透水地基的支護方案
6.支撐與錨索方案的比較
7.中心島法案例
8.土釘支護的穩定性問題
9.兼顧工程樁與基坑支護的案例
(三)現代深基坑支護計算理論的發展
1.深基坑支護結構計算方法概述
1) 經典法
2) 彈性地基梁法,增量法與全量法
3) 有限元法及其優缺點
2.增量法及其應用
1) 增量法模擬施工過程
2) 增量法確定入土深度
3) 增量法模擬支撐拆除
4) 增量法模擬預加力
5) Terzaghi-Peck土壓力與郎肯土壓力的關系
6) 新的主動和被動土壓力
7) 雙排樁支護計算模型的問題
8) 圓形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支護的自鎖效應的計算
9) 位移控制標準問題,如何確定位移控制值?
10) 支撐剛度的計算,計算長度、計算寬度如何取值?
11) 被動區加固的計算
12) 預應力加多大合適的問題
13) 如何判斷巖土參數的合理性?
3.土釘支護的方法
1) 軟土下臥軟基穩定性計算
2) 土釘力計算的增量法
3) 土釘力計算的等效簡化法
4. 理論發展和問題的討論
嵌固深度問題:軟土越深越不安全?多支點整體穩定系數與繞最低支點穩定系數不同的問題
(四)現代地基設計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1. 地基沉降為什么難計算準確?
2. e-p曲線能算準地基的沉降嗎?
3. 有限元能算準地基沉降嗎?
4. 土的兩個重要變形特性
5. 地基承載力能定準嗎?
6. 地基承載力p1/4用合適嗎?
7. 壓板載荷試驗能定準地基承載力嗎?
8. 基于原位載荷試驗的地基沉降計算新方法
9. 基于原位載荷試驗的地基承載力確定的新方法
10. 工程應用案例
11. 結論
(五)剛性樁復合地基的若干問題
1. 不同地基規范剛性樁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的差異
2. 不同地基規范剛性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的比較
3. 復合地基承載力計算時,分層地基樁間土承載力取哪一層土的承載力?
4. 端承樁能用于復合地基嗎?
5. 剛性樁復合地基承載力小于天然地基承載力是什么原因?
6. 端承摩擦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偏大是什么原因?改進的方法
7. 剛性樁復合地基單樁載荷試驗不合格、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合格,復合地基合格嗎?
8. 單樁載荷試驗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都合格,復合地基就一定合格嗎?
(六)邊坡穩定分析的新進展
1. 滑坡災害的嚴重性
2傳統極限平衡法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
3.變模量強度折減法-建立位移與安全系數的關系
4.局部強度折減法-更符合實際的分析方法
5從應力位移場判斷滑坡類型
6.如何確定邊坡的合理加固位置
7.極限平衡法安全系數的風險
8.塑性坡的概念與防災減災
9.水對邊坡穩定的影響
四、主講老師
楊光華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首屆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東省巖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第24講黃文熙講座主講人。
為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巖土工程學報》等編委、中國建筑學會基坑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分會常務理事及本構專委會副主任、中國水利學會巖土力學專委會副主任、廣東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廣東省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土的本構理論、深基坑與邊坡、地基基礎的研究與設計。出版專著4本,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五.收費標準
會議費1800元/人(含會議費、場地費、資料費、證書費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會員按1200元/人收取(含會議費、場地費、資料費、證書費 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本次講座發結業證書。
六.報名方式
1、報名郵箱:zcjy5627@163.com
報名聯系人:張老師 13051075627(同微信)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巖土工程分會 北京中誠建研技術交流中心
2024年7月16日 2024 年 7月16日
現代深基坑支護和地基設計理論的創新與實踐
報名表
報名單位名稱 |
|
||||||||||
單位地址 |
|
單位電話 |
|
||||||||
是否安排住宿 |
是()否()房間()數 |
||||||||||
聯系人 |
|
電話 |
|
傳真 |
|
||||||
參加人姓名 |
性別 |
手機 |
部門 |
郵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咨詢電話:張老師 1305107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