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期,總第一期)
編輯:學會秘書處
摘要:
1. 學會理事長劉漢龍院士召集,在重慶大學B區建工館208辦公室召開了學會秘書處工作會議。
2. 學會第四屆二次理事會暨常務理事會在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召開。
3. “全流程造價生態構建-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動態耦合”研討會順利舉辦。
4. 數字化轉型下工程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研討班在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辦。
5. 2025年重慶市建設工程總工程師技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6. 中國安全產業協會一行9人蒞臨我會建筑施工機械分會座談交流。
7. “固廢建材資源化利用專題研討會”在重慶治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召開。
8. “鄉村振興路”科普活動在重慶科技大學順利舉行。
9. 《民營經濟促進法》專題學習暨財產保護的專題講座順利舉辦。
10. 我會甄選推薦的仉文崗、陳奉民2人獲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協、市科技局、市國資委授予的“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稱號。
11. 2025年度“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項目推薦工作順利完成。
12. 2025年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科普教育基地”推薦工作順利完成。
13. 2025年“最美土木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對象評選圓滿完成。
14. “2025年高校土木建筑類專業優秀畢業生”評選圓滿完成。
15. 我會參加科技社團黨建工作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
16. 學會主編的《635MPa級熱軋帶肋高強鋼筋應用技術規程》審查會在北京如期召開。
17. 學會第二批優秀青年人才選拔、2025年學會專家增補進入公示環節。
內容:
1. 2025年1月6日上午9點半,由學會理事長劉漢龍院士召集,在重慶大學B區建工館208辦公室召開了學會秘書處工作會議。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張京街,常務副秘書長吳華勇,副秘書長仉文崗,秘書魏小勇參加會議。在聽取學會秘書處工作匯報后,會議研究商議了學會工作并部署了新的目標和任務。
會議決定于2025年3月1日召開理事會暨常務理事會;討論了理事會暨常務理事會擬決議事項,包括開展“科技成果評價”“高校優秀畢業生”“優秀論文”“最美土木科技工作者”評選、增補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及兼職副理事長人選、學會2025年重點工作等。
2. 2025年3月1日上午,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在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召開了第四屆二次理事會暨常務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劉漢龍院士主持。
會議審議并通過了2024年度學會工作報告及2025年工作計劃;學會開展科技類成果評價鑒定管理辦法;高校優秀畢業生、最美土木科技工作者、優秀論文評選辦法;學會培訓辦公室建設方案;《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規定》(修訂)等事項。表決通過了中冶建工更換理事、建筑技術專委會更名。通報了學會科學技術獎設立的相關情況。
劉漢龍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學會2024年工作既繼承了傳統、又實現了新突破,各項工作均圓滿完成;2025年學會工作重點將圍繞行業科技創新和“四服務”開展,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為抓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精準服務,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
劉漢龍院士最后強調,學會要在市科協、市科技局等部門的指導和社會監督下,全力組織開展好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活動,以此激發廣大行業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促進行業科技發展和進步。
學會第四屆名譽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監事會監事、部分會員代表共98人參加會議。
3. 2025年4月18日下午,由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工程造價分會、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全流程造價生態構建-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動態耦合”研討會在重慶圖強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大會議室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是在當前建筑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工程造價咨詢及建設施工行業成本控制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企業面臨著求生存、謀發展的嚴峻考驗,轉型發展十分迫切背景下召開的一次學科交叉交流會。來自工程造價咨詢和建筑施工領域30余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參加研討會。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工程造價分會常務副會長張馮秋、副會長白靜、建筑施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海祥、學會辦公室主任魏小勇等出席研討會。
4. 4月16日-18日,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的數字化轉型下工程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研討班在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辦。此次研討班緊扣國家“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旨在為各級各類管理及技術人員搭建一個深度學習、交流與實踐的平臺,助力行業人才在數字時代浪潮中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劉漢龍,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吳華勇出席研討班開班儀式。本次研討班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及工程綜合管理數字化運行領域的眾多專家授課,內容聚焦當前重點領域,分享了行業政策、行業管理、技術手段、模式創新等面向實踐的業務能力。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享、現場考察等多種形式,深入探討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工程綜合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收獲頗豐,成效顯著。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劉漢龍致歡迎辭并分享名為《低碳發展新策略——生物建造》的開班第一講。
劉漢龍院士圍繞微生物建造、植物建造、動物建造和仿生建造4 個核心領域,從理論、技術、材料、裝備、檢驗檢測和工程案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例如,微生物固化土 3D 打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為低碳建材制造提供了新路徑;大足石刻微生物修復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實現了生態修復與低碳技術的結合;漢麻混凝土在冬奧賽道的應用,展現了植物基材料在綠色建筑中的潛力。
講座中,劉漢龍院士還結合織布鳥筑巢、蜜蜂建蜂房等自然案例,生動闡釋了生物建造的科學內涵,提出 “讓建筑具有生命體征” 的理念革新,為傳統建造技術轉型指明了綠色化、生態化路徑,助力我國 “雙碳” 戰略目標的實現,也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研討班特別邀請了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建造實驗室主任劉界鵬,同炎數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后榮,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化專家萬里,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副院長,國家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仉文崗,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建筑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程國忠,慶高速集團科技信息部副總經理、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江卓,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總站數字建設科副科長張志曉,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產品運營總監史飛等8位業界專家分別做專題培訓。
研討班最后全體學員赴市級重點項目——渝長高速復線連接道工程的主要控制性節點工程黃桷沱長江大橋進行了參觀學習。
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張京街出席結業儀式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本次研討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數字化轉型在工程管理中應用的平臺,幫助他們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4月24日,由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專業委員會、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年重慶市建設工程總工程師技術交流會在重慶紅樓長箭大酒店成功召開。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吳華勇、學會建筑施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海祥出席交流會。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工程師于海祥在致辭中提到:學會作為市科協指導的學術平臺,旨在推動技術創新與成果共享,今年將組織科技進步獎評審、科技成果鑒定等活動,也鼓勵央企、國企及民企代表就施工標準、技術難點等議題深入交流,共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會議圍繞“AI 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及研究”“建筑施工數字技術管理系統研討”“基建領域危大工程設計計算應用難點探討”“新型施工臨時結構熱點應用場景技術探討”四大議題展開分享交流,共探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推動建筑行業數字化改革,助力企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來自在渝央企、市屬施工企業、科研院所等30余位企業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參加交流。
6. 4月27日,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安全管理與機械租賃服務分會會長柴昭一、國家安全生產專家鄧謙、副會長唐洪亮、彭新元、殷群、田鵬立、方案、邵宇龍、秘書長周致遠一行9人蒞臨我會建筑機械分會座談交流。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筑施工機械分會會長周衛兵,副會長宋井洪、李傳勇、張明、王強、童智勇、李大澤、周曉榮,副秘書長劉加斌、李璐詩、唐亞參加座談交流,會議由分會副秘書長劉加斌主持。
會上,建筑機械分會周衛兵會長致歡迎詞,對柴昭一會長、各位專家同行及秘書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租賃行業已經進入空氣稀薄地段,同行之間應多交流分享好的經驗,為行業的振興做貢獻。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安全管理與機械租賃服務分會柴昭一會長致辭,對重慶建機分會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表示大家應多交流、探討整個市場及行業協會今后的發展之路。接下來,各位專家同行們就目前在行業困境之時的想法和經驗分別進行發言,對各地租賃行業的現狀以及在市場內卷嚴重的情況下,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經驗,并給出了經營思路與應對策略的建議。
通過本次交流和分享,加深了京渝兩地協會學會以及對各地行業發展情況的互通了解,了解到各區域政策、經驗模式等情況的差異性,為兩地協會以及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對協會及企業的發展方向都提供了積極的作用。
建筑施工機械分會將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跨省市地區行業協會學會及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協作,促進建筑起重機械行業共同發展和進步。
7. 2025年5月16日,由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材專委會主辦的“固廢建材資源化利用專題研討會”在重慶治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代表等三十余人參會。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材專委會主任委員楊長輝致開幕詞,重慶治地環保科技董事長張先余發表歡迎詞。各方強調,推動固廢建材資源化是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產學研協同創新,助力西南地區建筑垃圾處理網絡建設,推動產業鏈閉環發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長三角國創中心功能材料研究所部長毛偉圍繞建筑垃圾高值高效多路徑資源循環及產業化應用,提出通過多路徑資源化技術,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區建筑固廢循環利用核心樞紐;重慶科技大學孫毅教授針對固碳再生混凝土材料和構件研究,展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固碳強化工藝;重慶交通大學張武龍副教授介紹了堿激發技術對鐵鉻渣的解毒機制,及高強、耐腐蝕的固廢基建材產品的綜合性能;重慶大學余林文副教授分享了鋼鐵渣固廢基膠凝材料研究進展及其關鍵技術。
學術報告結束后,與會專家實地參觀了治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固廢處理生產線,并就盾構渣土資源化、再生混凝土、固廢基膠凝材料三大議題展開了研討。
最后,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張京街致辭,對會議主辦方及承辦方表示感謝,指出此次會議為西南地區固廢建材技術落地提供了可行方案,未來需深化跨領域合作,推動示范項目落地。
本次研討會通過學術交流與產業實踐結合,為固廢建材資源化技術提供了創新思路,為提升固廢在建筑材料領域的應用技術水平奠定了基礎,助力于“無廢城市”建設與綠色低碳轉型,促進了綠色建材產業發展。
8. 5月25日,由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重慶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輸變電工程防災減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土木探秘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承辦的“鄉村振興路,科普校園行”科普活動順利舉行。
來自重慶墊江縣硯臺鎮的40名小學生們走進重慶科技大學的校園,通過科普講堂、結構設計競賽、實驗室沉浸式體驗等多元形式,近距離感受建筑結構抵御自然災害的科學魅力,在實踐中培育科學思維與創新意識,提前度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兒童節。重慶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院長孫毅、黨總支副書記包翠秋、硯臺小學校長李東、墊江縣硯臺鎮太安村駐村第一書記周博等人參加了活動。
此次活動是高校響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的具體實踐,依托輸變電工程防災減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資源,將學科優勢轉化為科普動能,旨在為鄉村孩子打開科學之窗。重慶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萬虹宇副教授以《探秘地震災害,守護美好家園》為主題,通過生動的動畫演示、趣味橫生的互動實驗,深入淺出地講解地震形成原理、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等知識,并結合結構設計競賽的要求講解了結構抗震設計的要點。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結構設計競賽。他們化身為“小小建造師”,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竹棒、透明膠布、紙帶等材料搭建出形態各異的框架結構,并依次在振動臺實驗室接受“地震”考驗。當模型在不同震級的模擬振動中搖晃甚至倒塌時,孩子們或緊張地攥緊拳頭,或興奮地交流改進方案,在實踐中直觀理解結構安全性與抗震設計的重要性。隨后的風洞實驗室體驗環節,孩子們對"狂風破壞力"有了更具象的認知。
作為學會和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此次科普活動充分發揮學會和高校的學科優勢與科研資源,將自然災害科普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有機結合,為鄉村少年提供了沉浸式的科技啟蒙體驗。孫毅表示,科普基地后續將持續深化“鄉村振興路,科普校園行”的品牌建設,建立常態化校地合作機制,讓更多鄉村兒童有機會走進大學、走進科學;下半年還將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開展“科普下鄉”活動,把科學實驗器材、科普圖書送到鄉村學校。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聯手重慶科技大學通過整合資源、創新形式,為鄉村科普教育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在城鄉教育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9.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建筑施工機械分會與興財(重慶)財稅咨詢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聯合舉辦了《民營經濟促進法》專題學習暨財產保護的專題講座,為會員企業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講座由興財財稅創始人、正高級注冊會計師、重慶會計領軍人才葉長春主講,深入剖析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核心要點,以及在實際經營中如何通過合理的財稅規劃保護企業財產安全。分會會員單位共計20余人參加講座。
講座過程中,葉總結合大量實際案例,從民營經濟促進法要點、民營企業現狀和風險、新公司法下股東董監高公司的法律風險、企業及個人財產保護策略等四個方面,將晦澀的法律條文和復雜的財稅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讓參會企業代表能夠輕松理解并吸收。他講解了民營經濟促進法對建筑業的影響、企業常見財稅風險及應對策略、財產保護的法律手段和金融工具等方面的要點,為會員企業在合規經營、風險防范等方面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建議。
會后,大家展開了深度的咨詢交流,企業代表們紛紛就自身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財稅問題與葉總進行深入探討。現場氣氛熱烈,交流充分,大家均表示收獲頗豐。
此次講座成功舉辦,體現了機械分會在當前萎靡的建筑市場環境下,對會員企業的關懷與支持,也為推動本地建筑機械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了力量。
10. 5月30日,為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會服務等相關科技創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協、市科技局、市國資委發布了授予10個團隊“創新爭先獎先進集體”稱號、100名個人“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稱號的決定。
在我會各會員單位、分支機構積極推薦的基礎上,我會甄選推薦了3名“先進個人”和1個“先進集體”,其中學會副秘書長、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仉文崗,學會理事、中鐵長江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公路二院院長陳奉民2人獲“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稱號。我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張京街,常務理事于海祥,理事李錚,原副理事長楊壽忠等4人也獲“創新爭先獎先進個人”稱號,副理事長易志堅“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創新團隊獲“創新爭先獎先進集體”稱號。
11.經前期輔導和評審,我會于5月28日向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推薦了 國瑞.麓林府(重慶長嘉外灘(A11-2地塊)、中國鐵建.北山與湖項目(一期)、兩江新區水土組團E標準分區37-1/01地塊(三期一組團)共三個項目參評2025年度“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
12.經各相關會員單位申請,學會秘書處通過3個月的輔導,于5月29日向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推薦了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生物建造科普教育基地、重慶曾家巖大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曾家巖大橋科技展館、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軌道交通智慧施工及維護技術科普基地、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智能建造科普教育基地、重慶科技大學-“土木探秘”科普基地5個科普場所申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科普教育基地。
13.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市廣大土木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團結凝聚廣大土木科技工作者以強大的創新自信奮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征程,經各渠道遴選推薦,專家評審、黨支部審議、公示等環節,決定授予中鐵二院重慶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曹洪武、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教師謝津成、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數字經濟學院副院長羊英姿3人為2025年“最美土木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對象。
14.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土木建筑類人才培養質量。經過各院校推薦、專家評審、黨支部審議等環節,決定授予李鈺濤等31名同學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2025年高校土木建筑類專業優秀畢業生”稱號。
2025年高校土木建筑類專業優秀畢業生表彰名單
序號 |
姓 名 |
畢業院 校 |
學 歷 |
1 |
李鈺濤 |
重慶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2 |
王云浩 |
重慶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3 |
張繽月 |
重慶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4 |
劉怡辰 |
重慶科技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5 |
林西齊 |
重慶科技大學 |
碩士研究生 |
6 |
林涵杰 |
重慶三峽學院 |
碩士研究生 |
7 |
陳相如 |
重慶三峽學院 |
碩士研究生 |
8 |
梁 潔 |
長江師范學院 |
本科 |
9 |
李鄧梅 |
長江師范學院 |
本科 |
10 |
邵南儒 |
重慶大學 |
本科 |
11 |
彭麗穎 |
重慶大學 |
本科 |
12 |
游雅然 |
重慶科技大學 |
本科 |
13 |
韋 貴 |
重慶科技大學 |
本科 |
14 |
彭欣宇 |
重慶三峽學院 |
本科 |
15 |
任庭萱 |
重慶三峽學院 |
本科 |
16 |
胡峻華 |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17 |
陳美彬 |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18 |
范洪瑜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
專科(高職) |
19 |
龍 旭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
專科(高職) |
20 |
蔣艾伶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高職) |
21 |
毛洪偉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高職) |
22 |
劉婉悅 |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3 |
向舒琪 |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4 |
冉 杰 |
重慶化工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5 |
彭 倩 |
重慶化工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6 |
裴若宏 |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7 |
陳思彤 |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8 |
羅尹凰 |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29 |
陳昱君 |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高職) |
30 |
伍家鑫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高職) |
31 |
楊俊豪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高職) |